第三章 科举_南朝枭雄传
笔趣阁 > 南朝枭雄传 > 第三章 科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章 科举

  “昭临四方曰明,知微之谓曰明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《周易》有言曰:大明始终。”

  顾野王听了韩端所说几字后,沉吟半晌,方才开口说道,“今日始知周公通玄占候之能,远高于我!大将军得周公奉‘明’为国号,当得国祚久长!”

  傅縡抚着长须,摇头晃脑地道:“宁定明昭德腾祯,这七个字皆可为一国之号,但正如希冯兄所言,这‘明’字寓意极佳且广,而且还具生克之理,确实是国号之首选。”

  陈暄也卖弄地附和道:“幽冥之处,皆常大明。周公博物知玄,并通佛家经典,这‘明’字果然是用得好!”

  韩端瞟了他一眼,没有说话。

  自己明明前几日还在破庙禁佛,他却非要在此时说什么佛家经典,这是在给他自己在找不痛快。

  此人虽文才俊逸,然举止轻浮,酒色无度,大白天就一身酒气,怪不得时人称之为狎客。

  总之四个字——不堪使用!

  今日过后,便让他回义兴老家去种田。

  “日月相推而生明,承天道而定乾坤。”姚察抚须笑道,“这个国号,说起来朗朗上口,听起来掷地有声,细一想滋味无穷,若换了是我,是万万想不出来的。”

  韩端见大家都无异议,便轻轻鼓掌笑道:“诸君都认为‘明’为上佳,那就定下来以此为国号!”

  顾野王道:“大将军,那年号可曾定下来了?”

  “定了,都是周公所赐,年号天祐。”

  韩端朗声对堂下王眘说道:“国号年号皆已定下,王元恭,制玺之事,便要请卿多多用心,争取早日制备出来,以方便下诏用玺。”

  中书舍人掌制诰拟诏,对皇帝用的玺印最为熟悉,因此韩端才将制玺之事交给他去负责,至于其他登极需要用到的仪仗袍服等一应器物,自有鸿胪与少府去准备。

  皇帝玉玺制出来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任命九卿,否则“登极仪”根本无法举行。

  秦、汉以九卿分管中央各部,魏、晋以后,各部职司多归于尚书各曹分管,九卿仅保留部分职权,至梁武帝又加太府、大匠、大舟三卿,合为十二卿,陈朝沿袭。

  韩端觉得梁武所加三卿纯属多此一举,于是又将太府、大匠、大舟三卿撤并于尚书省,仍置九卿。

  第一个要任命的就是九卿之首——太常卿。

  太常卿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,建邦之天地、神祇、人鬼之礼,而“登极仪”正需要此人来主持。

  陈朝的太常卿是琅玡王固,韩端念其投效有功,所以还是由他来担任这个职务,反正太常卿虽然贵为九卿之首,但却没有实权,谁来担任都无所谓。

  大司农是原寿阳太守杨述杨敬文,他在广陵和寿阳任太守时,用韩端教给他的积肥选种之法,使两地粮食年年丰收,韩端让他当大司农,便是要他在全国范围内主持推广新法新种。

  太府卿掌金帛财帑,必须要亲信之人,韩端选了韩家的账房度支李立来担任这个职务。

  廷尉卿掌司法审判断狱,由原军正靳释来担任。

  卫尉卿掌率卫士守卫宫禁并宫中军器仪仗帐幕等事,此职由蔡恒来担任最为合适。

  至于其它鸿胪卿、太仆卿、光禄卿等无干紧要的人事,韩端仍保持不变。

  其实真说起来,九卿和尚书省各部司职权多有重叠,完全没有必要再设立,但新朝初建,诸事繁多,韩端也只有等走上正轨之后,再慢慢来清理合并,最终将九卿全部取消。

  九卿各有人选,但三省六部的官吏却迟迟定不下来,原因无他,陈国灭亡得太快了点,没有人才积累,导致如今无人可用。

  好在陈顼弃城而逃,原来朝中的官吏基本都在都中,实在找不到人手来代替的,就只能将以前的先凑活着用,先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慢慢替换。

  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,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,只有科举。

  “以往察举,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向朝廷举荐,此举只于世家豪族有利,而大多寒门以及平民子弟,即便才学满腹也不能入仕,大不利于朝廷招揽人才。”

  宣阳门外御道左侧的周府正堂内,韩端向周弘正说了这番话。

  因为他需要取得周弘正的支持。

  以周弘正在士林中的地位,若能说动他站出来主持此事,定然能少许多麻烦。

  “确实如此。”

  周弘正点了点头,作为世家之一员,而且身为陈朝豫州大中正,他对察举制的本质自然是清楚得很。

  “那……大将军要作何应对?”

  韩端正色道:“我准备全面实行科举!”

  周弘正有些疑惑:“何谓科举?”

  “定期举行分科考试,选拔官吏,不需官吏举荐,凡读书人皆可参与,唯秉至公,以为取舍!”

  周弘正闻言,沉吟片刻,方才说道:“怀牒自举,免去地方选择,如此一来,可就要损害到士人的利益了。”

  他所说的士人并不是指读书人,而是士大夫。

  科举损害到士大夫的利益是必然之事,韩端也不作分辨,颌首道:“科举势在必行!”

  “以试取士,既能给所有读书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,也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人才,且有利于国家安定和政治清明,可谓至公至善之举!”

  周弘正又开始沉吟。

  汝南周氏也是世家高门,乃曹魏少府卿周裴后人,但周氏人丁单薄,到了周弘正这一代,已经只剩下兄弟三人,而他们的下一代,更是只有两名子侄。

  而且以周氏的家学,真要实行科举,周氏子弟也不致落于人后。

  因此他并不反感韩端提出的科举。

  “大将军说出此事,定然是已经思虑周全,心中有了章程,既然如此,今日不妨说来老朽听听?”

  韩端察言观色,顿时振作精神,朗声说道:“我欲将科举考试科目分为五科,分别为进士、明法、明算、经史及武举。”

  “各县开蒙学童便可参加童生试,取中者可进入县学,童生优异者可参加秀才试,取中者可进入郡学及州学,秀才优异者可参加会试,取中者可进入太学。”

  “太学之中,除教授经史诗赋之外,还要开设算学、明法等实用科目,朝廷每年选官便可通过考试从中择优录取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