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2章 坏了,我成校长了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
笔趣阁 >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> 第392章 坏了,我成校长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2章 坏了,我成校长了

  第392章坏了,我成校长了

  论证完察举制的必要,以及具体的推行方案之后,陈洛总算是松了口气。

  总的来说,察举制属于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,比起军功取仕以及父死子继要先进得多,纵使先进程度比不过以后的科举制,但更加符合汉代的实际情况。

  就像在民主社会想要弄出个皇帝,会被抨击独裁、专制、不可理喻,属于开历史的倒车,可在生产力尚且落后的古代,皇帝的存在有利于中央集权,骤然废除,将帝制取消,只会导致天下混乱,九州分裂,地方军阀拥兵自重。

  东周即是如此,相较几百年前,汉代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步,从青铜时代迈入了铁器时代,但并未发生真正的质变。

  与此同理。

  在汉代,知识不再局限于贵族手中。

  造纸术即使已经出现了几十年,虽说作坊尚未普及到各个郡县,但纸张的成本比竹简降低千百倍,很多典籍已经被刊印出来。

  刘彻最不放心的势力是哪些?

  开国功臣派、军功勋贵派以及外戚。

  如果在长安设立专门的学府,成为常态化的存在,哪怕这些士人暂时性的不合格,但仍旧可以允许他们在其中学习两到三年,举者与受举者的联系自然会淡化,他们感念的定是皇恩浩荡。”

  恭喜玩家触发,打卡成功后附加特殊奖励——巍巍太学府。

  这个概念并非什么新鲜玩意,从商周开始其实便开始出现,只是招生范围局限于贵族子弟,规模很小,现在广纳天下贤才,这座学府内的象征就完全不同了。

  莫非是学长?

  岂不是以后旁人皆唤我为……陈学长。

  不过抛开称呼不谈,这太学之长的位置其实相当有分量。

  过了一小会,他缓缓抬头,开口道:“伯玉,那些人最终的考核没有通过,那是将他们遣回原籍,还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长安呢?”

  大汉要建学宫,那断然不能抠抠搜搜,让贤才觉得小气。

  闻言,刘彻脸上略显犹豫。

  这样的安排属于情理之中。

  【叮!

  “嗯……此学府乃是大汉最高学府,担得起一个‘太’字。”刘彻平稳的声音微微上扬,“称为‘太学’吧。”

  【叮!

  这话是绝对没有说错的。

  因此察举制,便成了唯一选择。

  “愿为大汉培养能臣廉吏,个人俸禄并非我所追求的。”陈洛答道,心里却冒出了股说不上来的奇怪。

  恭喜玩家历史名场面打卡成功。

  【叮!

  主动地去高强度去学习新知识,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做到,大部分人会选择待在舒适区,得过且过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哪怕自己从未有过亲自带兵打仗的经历,在军方同样会有着不小的面子。

  后世某位物流专家,在担任校长后,内部影响力迅速提升,就是因为军校内前几期出去的学员,在经历了战争,立功之后,迅速走上高位。

  秋风送爽,万里无云,今日乃是长安大学建校两千三百周年,在这个隆重而又万分重要的日子里,我陈泺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上台发言。

  “至于这太学由谁来负责,伯玉,朕觉得你最合适,相信你可以将它办好,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朕说,没有问题吧?”刘彻的话语打断了陈洛的思索。

  “打卡。”陈洛在心底默念,对于久违的打卡系统突然出现,并不惊讶。

 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。

  可从小开始培养一批孩童,属于完全没有先例,外加需要的时间拉得太长了,充满着不确定性。

  “察举制定,太学府立”属于特殊成就。

  随即,一张相片自然而然地收录进了系统相册。

  追忆历史,长安大学前身乃是古代太学,诞生于汉武帝时期,经历了两千三百年的风风雨雨,期间走出过无数重要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,可以说它为华夏乃至世界的进步,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土壤。

  揉了揉下巴,刘彻先考虑起成本问题,“在长安城内建起容纳大汉群贤的学宫,那就是知识与思想的象征,不能简陋,但要是太过阔绰,里面只住着三五百人,是不是又显得有些浪费呢?”

  ————

  成为“学长”,乃是自己撬动大汉的第一步。

  面对刘彻抛来的这个难题,陈洛静心考虑片刻,震声道:“禀陛下,我以为朝廷设立专门的机构更为合适。”

  只是相应的场地开支、导师人选、讲学内容,就成了问题。

  自己成为太学之长后,虽说无法染指军队,但太学成为取仕过程中的重要途径,哪怕他不用这份“师生”名义去谋利,那也没人可以忽视陈洛的相关影响力。

  何况他并不需要用太学之长这种身份,亦能影响到军队。

  而【巍巍太学府】的师生数量要求,根本算不上什么障碍。

  就好比经过一日劳累,在华灯初上时,拖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中,这个时候你是愿意打开手机点顿外卖,接着美美地刷起抖音、看起小说、玩起铲铲,还是争分夺秒地抓住宝贵的时间空隙,坐在书桌前琢磨厚重复杂的资料,为考证、考公做准备?

  渴求安逸,乃人之常情。

  吐出了口浊气,刘彻目光重新坚定,“既然有利于大汉,朕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,这学宫,就这么办下去吧!”

  根据历史记载,最初的太学的校长乃是维新侯陈珣,太学第一期招收了一百零九名孩童,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保留在了历史文献当中,也保留在我们学校的校史馆内,而他们每个人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,或撰书立学,或征战沙场。

  待到受举者将来有一日又成了新的举者,又有新的受举者加入到这张关系网中。

  若是单纯创办学府,那自己完全支持。

  若是将那些征召察举而来却达不到标准的孝子、士人遣回,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,告诫地方上的那些官员不可随意举荐,糊弄了事,朝廷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。

  原本只招收贤才的的话,每年最多就三五百人,但如果加上陈洛提议的孩童,那又是三位数起步,奔着大几百人去的。

  有诗云:“太学逾千载,半部华夏书”,讲的便是长安大学深厚的历史。

  且不说陈洛与韩信有了联系,可以与军中的淮阴韩氏子弟牵线搭桥,外加卫青正在学习,霍去病正在成长,他们两人的未来在军中影响力,不可小觑。

  顿了顿,整理好思路的陈洛开口,“察举制最终能否成功,在于人心,在于举荐者,亦在于受举荐者。

  让他们完全盘踞官场,成了气候的话,欺上瞒下并非什么难事,而且一味地遏制不是办法,毕竟将这些人全部罢官,那该让谁来做事?

  察举制的实施,能够治标。

  今后只需要太学存在,且师生数量大于五百人,它便能源源不断地每二十年为您固定提供一点可自由分配的点数。】

  无论如何,他有了“太学之长”这重身份,可以早早做出各种布局。

  站在刘彻的角度,他肯定不希望困扰自己大父和阿父的问题再出现自己身上。

  “伯玉说说看。”刘彻问道,即使早有自己的想法,但他并非独断专行的君主,只要有道理,而且不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,完全可以容忍与之相悖的想法。

  可正是有了这份不容易,他们才会念着大汉的好,念着陛下的好啊。

  大概是太学的重要性比不上墨家学派与长安城,所以后两者是每十年皆固定提供一点可自由分配点,而太学则是需要二十年,还有着师生人数大于五百人的限制条件。

  察举变成了利益勾结,成了举者与受举者之间的交易。

  殿外,晴空如碧。

  单纯将这些人遣返回原籍,并不能彻底切断原来的关系网,反倒会深化他们的联系。

  可若是太过宽敞,导致大量房间闲置,似乎又显得贤才不愿出来效力,自己并非圣君。

  “好啊。”刘彻满意地点了点头,“那以后这太学之长便由伯玉伱来担任了,暂定为比两千石的俸禄,你看如何?”

  两个方案,各有利弊。

  陈洛所言中的构思,可谓“官学”,即官办学府。

  陈洛沉声道:“陛下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想要将孩童从懵懂无知培养成合格的官吏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  奖励寿元10年,自由分配点10点。】

  只是普通百姓并不重视知识,桎梏源于思想。

  于是他郑重起身,行礼道:“请陛下给学宫赐名。”

  尊敬的老师们、同学们、来宾们:

  金碧辉煌的未央宫内,君臣二人一站一坐,神色庄重而又肃穆,而他们的身后似乎浮现出无数虚影,是经史子集的厚重,是芸芸学子的期盼,是知识世代传承所点燃薪火照亮的希望。

  将来陛下颁布的旨意,这些人不会违背,哪怕有天大的困难,依旧忠心耿耿去执行。”

  单说太学中的课程设立,就足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来朝堂的格局,带来无数变化。

  要知道太学府每年入学的贤才就是两百人起步,再加上可以招收孩童入学,那么每期入学人数就超过了下限,这还是没有加上老师的情况。

  那么官官相护的情况,必然在未来出现,就违背了今日定下察举之本意。

  靠着“师生之谊”,常凯申从中借力颇多,打造了属于个人的中央军,借用军权去染指政治权力。

  其实这话不该由自己在这个时间点说出,但它确确实实可以打动刘彻。

  太学之长,这职位该叫什么好。

  低头思索的刘彻,神色看不出喜怒。

  科举制的推行,短时间内甚至会加强阶级固化,待到时间推移,才会有寒门子弟慢慢崛起。

  但陈洛已经很满意了。

  陈洛深吸一口气。

  纵使没有正式下诏,但陈洛了解这位天子的性格,做完决定之后,不会前怕狼后怕虎,再度反悔。

  第三个特殊奖励!

  自己作为太学建立的唯二提议人,达成这个成就不足为奇。

  陈洛点头应下,“我定不会辜负陛下嘱托,认真办学,培养贤明、清廉的官吏。”

  要知道如果达成十年产生十点的可自由支配点数的平衡,意味着自己哪怕不参与任何历史事件打卡,都可以长生不死。

  请问玩家是否选择打卡。】

  而自己专门培养一批官吏,用起来更是放心。

  检测到玩家目前正处于历史场景:察举制定,太学府立。

  只是现在没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土壤,更没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受众,但可以试着先在长安弄出这么一小块的“试验田”。

  但如果同一期中不合格的人数太多,遣回原籍反倒会产生不良影响。

  该场面系统评级为“福泽万世”。

  设立专门的讲学机构,有着讲师指导负责,便于迅速提升受举荐士人的水准。

  看出刘彻的忧虑所在,陈洛趁热打铁道:“建好这座大汉学宫,在下觉得除了专门招收察举上来的人才,亦可从长安附近的百姓中挑选一批聪慧孩童培养,悉心教导,待到十余年后,他们皆是可用之才。”

  完成了赈灾之后,陈洛官位必然更进一步,而这家新创立的学府乃是由刘彻亲自赐名,更属于大汉官方的最高学府,掌握太学,等于拥有了相较独立的人事权,并在名义上算是一方机构的领导者。

  而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下游,对于学府这些前辈们,应该抱以尊敬,去学习他们的精神,不荒芜了自己的人生。

  台下想必是有不少大一新生,那么你该想想,自己未来四年该如何学习,应当早早做好准备,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,至于台下将要迈出校园的那些大四学生,你们要知道奔走红尘不是一件易事,碎银几两往往难为人心,希望你们可以要找准时代的脉络,在变化与发展中赢下挑战。——《长安大学建校2300周年上陈泺教授讲话(节选)》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