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0章 陈洛见汉武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
笔趣阁 >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> 第360章 陈洛见汉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0章 陈洛见汉武

  第360章陈洛见汉武

  九月二十日,申时。

  一辆简朴的马车停在长安宫城外。

  多年以后,身为千夫长的张安驰骋在漠北草原的时候,准会想起自己初次见到辉煌宫门的那个遥远的下午,即使他那时并未因功进入,受到奖赏。

  “阿张,我就先进入了,你在外面安静侯着即可,若有人过来找麻烦,你不要回击,记下对方的样貌,到时候告诉我。”陈洛走下马车,耐心吩咐一句。

  细心无大错。

  有时候敌人想要抓住你的弱点,并不一定得攻击伱本人,而是可能从你身边亲近的人下手,利用他们的缺点,最后将祸水引到你的身上。

  “唯。主君请放心,就是有人踩到我脸上来,我也不会给您惹事的。”张安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  他知道主君是做大事的人,自己不能拖后腿。

  陈洛揉了揉下巴,用极度冷静的语气道:“如果真有人敢踩到你脸上来,欺辱我们,那到时候我会帮你斩下他的那只脚。”

  忍让是为了不踏入敌人的陷阱,并非认怂。

  之后的反击则是为了让敌人伤筋动骨,感到肉疼。

  说罢,陈洛走向宫门,向守门的士卒通报了自己的名号,再由宦者带去未央宫,面见刘彻。

  走在石板路上,前面的宦者略带好奇地低声搭话道:“陈公子是第一次私下进宫面圣吧?”

  陈洛现在未有官身,虽然将要继承侯位,但名号尚未缺点。

  因此宦者根据年龄,唤他为陈公子,而非陈公。

  这属于察言观色的基本要求。

  “嗯,差不多吧。”陈洛点了点头。

  闻言,那位宦者反倒笑了起来,“陈公子您这话倒有趣,这事哪来差不多啊。

  不过咱看您这淡定的模样,比那些地方上的那些官吏表现得都要稳健。”

  他是先帝时就进宫的老人了,见过不少官吏在私下觐见的时候,紧张无比,前怕狼后怕虎,生怕自己表现出差池。

  怀着这般心态,偏偏最容易出现问题,即使没有说错话,也容易词不达意,没有将原本的意思完美表达出来。

  哪怕是在地方上任职十几二十年的官员,亦不能免俗。

  反倒这位陈公子神色淡定,步伐矫健而平稳,每一步跨出的距离与频率难以察觉出差异,心态可谓好得不能再好。

  不过他转念一想,这位乃是阳夏陈氏的子弟,那么完全可以说得通。

  毕竟这阳夏文贞侯的后代无论多出色,自己都不会意外。

  听着对方的赞美,陈洛轻笑。

  自己当年可是在汉高祖面前飙戏,现在去见尚未到成熟期的刘彻,岂会感到紧张不安?

  按照陈洛记忆里的路线行走近半刻钟,两人来到未央宫前。

  宦者先走上台阶,进去禀报了一声,接着方才走到陈洛面前,“陈公子,您可以进去见陛下了。”

  ……

  一步一步,缓缓踏上台阶,在正式进入未央宫前,陈洛在不断进行思考。

  之前自己在朝堂上与刘彻打过照面,但那称不上有效的交谈。

  在阳夏陈氏身份小范围揭露出来的时候,刘彻召见自己,但赵绾、王臧等人都在,算得上半公开的谈话,而且商议的内容皆是正事。

  浅浅交谈几句,难以让陈洛对刘彻进行更深入的了解。

  至于历史上的汉武帝,评价格外复杂。

  有人觉得他任人唯亲,但卫青、霍去病立下的功勋,成为华夏古代武将外战极致。

  有人觉得他刻薄寡恩,但武将文臣哪怕功勋再高,能力再强,也多为善终。

  有人觉得是开疆扩土的雄主,也有人觉得他是搞垮了大汉经济的暴君。

  至于他数度废后、晚年杀太子、立子杀其母,让他的性格更显复杂。

  无论是古代的文人政客,还是现代的网络论坛,抑或学者的研究论文,对这位汉武帝皆具有相当的争议。

  “呼。”陈洛轻舒一口气,接着走进殿内。

  无论后世眼中的汉武大帝如何复杂,但现在的刘彻不过刚刚及冠半年,在朝堂上表现出了心思深沉的一面,但尚未臻于完美,没有达到那种不喜形于色的地步。

  互相行礼完毕,刘彻微微眯眼,脸上带着笑意。

  在上朝的时候,陈洛所站的位置偏后,自己看不仔细,现在私下召见,倒是有机会好好打量一番。

  阳夏陈氏的子弟,样貌果真不凡。

  但刘彻最为欣赏的,乃是陈洛眉宇间的蓬勃朝气。

  在他看来,能力可以稍次一些,奋发进取的精神必须得有。

  “伯玉,阳夏陈氏对子弟要求向来严苛,先帝数度征辟,皆被婉拒,现在你愿意出来为国效力,想必乃是阳夏年轻一辈中最为优秀的子弟了。”刘彻声调上扬,略显激动。

  阿父在位之时,数度与自己感慨,阳夏文贞侯为大汉赴死,乃是世间罕有的忠臣,想必其后人有父辈如此,同样会是难得的忠臣。

  良将难求,忠臣更甚之。

  现在没有经过司马家族堕落行径的冲击,君臣之间忠义、信誉尚且保持在良好水准。

  故而阳夏陈氏子弟几乎等同于明牌的忠臣。

  汉景帝疑心较重,有这样完全值得托付的大臣,他怎会不想任用?

  在他看来,阳夏陈氏子弟能来长安出仕,哪怕担任个闲职都好。

  可阳夏侯陈直以能力不足为理由,拒绝征辟,只让少数子弟担任地方官员,仅两人担任郡守,但他们不肯调任长安九卿。

  通过这般反应,足以印证他们的权力欲望淡薄,更加符合忠臣的定义。

  如此一来,刘启愈发想让阳夏陈氏的子弟辅佐自己,却一直没能拥有这样的机会,言语中的遗憾,让刘彻印象深刻。

  现在他亲政不到一年,就有阳夏陈氏的子弟入京,难道要放过这般良机吗?

  哪怕面前的陈珣是个废物,只要他可以吸引到更多阳夏陈氏的子弟出仕,那自己都愿意重用,大不了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。

  毕竟太后派系代表的是“孝”,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。

  而阳夏陈氏可以代表的“忠义”,则属于另外一处道德高地。

  得到阳夏陈氏子弟的辅佐,刘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迅速提升,以后但凡有事要议,太后也必须重视,绝不可能像之前那样随意更改。

  何况陈洛在朝堂上的表现,把控时机的精准,都昭示着他并不平庸。

  陈洛谦虚道:“陛下,虽然阳夏侯和太康侯愿意支持我的行为,但他们是因为我较为特殊的身份,并不代表我的能力真就冠绝陈氏之内。

  私以为像我这样优秀的年轻人,阳夏至少还有两手之数,皆为兴盛社稷之才啊,日后若能出仕,那我自当让贤。”

  他的这些话虽是自谦,但同样透露出了关键信息。

  阳夏侯和太康侯是支持我的。

  要知道陈直和陈鲁两人参加过平定七国之叛的战争,立下过正儿八经的功绩,纵然两人比不上周亚夫这位顶尖的二代彻侯,也绝非单靠父辈遗泽上位者。

  所以他们的表态无疑是一针强心剂。

  至于陈洛后面那句话,同样是在暗示刘彻。

  阳夏陈氏其他子弟纵使优秀,但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出仕。

  那么现在正在长安的自己,无疑最有资格代表阳夏陈氏者。

  想了想,刘彻开口,直截了当地说道:“此次伯玉冒死送信,揭露其人恶行,为苍生请愿,足以见勇。

  避开歹人伏杀,足以见能。

  早朝说服群臣,足以见智。

  朕若不能重用你,那天下其他的能人志士,难道还会愿意出仕,为朕所用吗?”

  他使用的权术手段,风格与文景二帝迥异。

  刘恒和刘启治下的大汉,身处的朝堂,都有着难以根除的矛盾。

  这些矛盾只能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,如果将它们摆到明面上,导致激化,后果将变得更加严重。

  故而文景二帝往往说话含蓄而隐蔽,只让臣下猜个大概,不点明内心具体所想。

  哪怕决定出现错误,到时候自己也好甩锅。

  而刘彻则不同。

  虽然他受到太后的限制,但窦太后并不会实质上对皇权产生威胁。

  至于文景二朝的强势势力,无论是功臣或者诸侯王,都不像往昔那般壮大。

  因此刘彻可以自信地发表个人观点,对于看重的臣子,则是直接下达任用的文书,没必要遮遮掩掩。

  “吾愿为大汉百姓而殚精竭虑。”陈洛起身拜道,神色严肃地承诺。

  现在刘彻向自己发出邀请,岂有拒绝的道理?

  光喊口号是无法做实事的,想要做实事的话,只能坐上相应的位置去办。

  清廉奉公的县令,可以让数千百姓脱离困苦;执政优秀的郡守,足以使万家百姓不用担心饥寒匪乱;而有能力与志向的丞相,则能让天下百姓都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。

  陈洛想要做更多的事,身为平民,自然是办不到的。

  沉吟片刻,刘彻缓缓开口,询问道:“那先去赵绾手底下担任议郎,伯玉你看如何?”

  现在自己于朝堂上完全掌握住的势力,唯有赵绾底下的御史以及王臧的宿卫与谒者。

  他现在把陈洛当作自己人看待,肯定不能放到别人手下去受限。

  难以施展才干不说,处处针对起来,恐怕还会令陈洛寒心,更加得不偿失。

  而郎中令王臧下辖的官职里,没有合适陈洛的位置,所以刘彻挑了御史大夫赵绾的属官议郎,即言官一类。

  议郎的俸禄有六百石,对于陈洛这个官场新人来说,属于极高的起点。

  毕竟现在不是汉初,职位空缺无数的时候。

  很多两百石的官职都有大把人在排队,直接起步就是六百石,在绝大部分人眼中与神话无异。

  刘彻唯一担心的点,乃是陈洛会不会觉得议郎这个职位太低。

  虽说常人眼中这已经属于超高起点,但他毕竟是阳夏陈氏子弟,那便会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。

  实际上,陈洛对于刘彻的这个安排,相当满意。

  自己选择出世的时间本身就很早,有足够的时间发展。

  何况议郎的上位御史大夫,就是自己担任了十余年的职位,该怎么把事情做好,陈洛一清二楚。

  凭借着身份和能力,他不可能出现卡在某个台阶上不去的情况。

  从六百石开始稳步提升,待到十年之后,最基本就是两千石的位子,而且外派的可能性不大,那么就是“中两千石”,成为九卿之一。

  到了汉匈大战正式启动,自己在朝廷上已经拥有着足够的影响力。

  于是他再次起身拜谢,脸上的神色,只有满意。

  见到陈洛没有异议,刘彻微微颔首。

  他喜欢臣子有朝气和进取之心,但这和贪得无厌是存在区别。

  要是陈洛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功绩,自己可以毫不吝啬地给予奖赏,但在尚未做出成果之前,自己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。

  顿了顿,刘彻继续出言勉励道:“朕这几年里,一直在任贤才而授能。

  赵绾、王臧他们还算不错,希望伯玉你能同样如此,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。”

  陈洛眯了眯眼,接着应声答道:“我一定循绳墨而不颇。”

  听到这样的回答,刘彻先是一怔,接着脸上浮现出丝丝兴奋,“伯玉也喜好《离骚》?”

  这样的反应,宛如后世的二次元互相对上脑电波,找到了同好,显得尤为欣喜。

  “然也。”陈洛深吸一口气,亦是表现出略显兴奋的模样,冲刘彻点头应声。

  显然,刘彻和历史上的爱好一样,没有发生过多改变。

  刚才那句“任贤才而授能”,就是化用自《离骚》中的“举贤才而授能兮”,于是自己顺其自然地接了那句“循绳墨而不颇”,想着刘彻若是喜欢《离骚》,可以毫无障碍地听明白他话中的意思。

  至于听出来后……一开始陈洛还在思考,该如何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,没想到刘彻就率先开口,问起了自己是否读过《离骚》,那这就好办了嘛。

  单轮结果,本次试探已经成功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